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我与股市的一个春天的故事
1992年春天,我带着一岁多的小孩来到深圳探亲。老公单位有一位女同事单小姐和我们同住一栋楼上,她是南京人,对初来咋到的我热情、关心,这使我对她一下子亲近起来,什么事都问她,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买股票是我们的热门话题,那时候打新股可不象现在这么方便,要拿着身份证到银行门口去排队等着,往往会等上一天,而一个银行网点又只能够发一定数量的股票,有时候等一天不一定能排得上。
有一天夜里,大约是在凌晨3、4点钟,我正在美梦中,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喊我。我一向在这方面还算比较机灵,一骨碌就爬起来,听到好像是单小姐的声音——应该就在我家门口,嗓子是压着地,声音是急促地。
我的心“唿”一下——这大半夜的,什么事啊?为啥不敲门光喊我呢?于是我飞快起来出门去。果然是她!她见我出来,靠近来先左右看了看,然后把嗓子压得更低,急急地说:“嘘!千万别把你家隔壁吵醒,都知道了排队的人就多了,快!把孩子安排一下,咱们到农行外面门口去排队认购新股!这是内部消息,我老公市里的朋友刚刚call他!你知道吗,听说没申购到新股的市民昨天闹的挺厉害的,咱市政府连夜决定今天再推出一部份新股!”我至今仍然能够记得她当时那张在我看来无比可爱的脸上充满着神秘的还有一些得意的样子。我一阵紧张、激动!这个比别人早些得到的能赚钱的消息让我立刻感受到一种兴奋和一些不安——怕这消息不可靠。不过,我这姐姐真够哥们意思啊!
现在的人可能不太了解,那时候我们大都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要很大的老板才有个砖头一样大的“大哥大”。他老公做工程监理,认识的人多,腰上有一只BB机。
我回屋急匆匆地对被我们吵醒莫名奇妙望着我的老公说,你上班前把孩子放到朋友家吧,我要去排队了!转身时听见老公愤愤地说:“疯了,都是疯子!”
当我们跑到农行门口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已经排在那里了,我们迅速冲过去,紧挨着排上。后面紧跟着不知从那里得到消息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排了上来。黎明前的黑暗里,闪烁着大家前后互相打量的亮晶晶的眼睛,人们很快记住排在前后人的样子,然后自然达成共识——要一起维护我们排队的秩序,保护我们这个队伍的利益。
天快亮时,排在我们后面挺远的一个也是老公单位的女同事看见了我们,我隐约地感到了她有些惊喜。果然,不一会儿她就走过来和我们聊天,聊着聊着站到了一起。其实排我们后面的人一直注视着事态的发展,睁大眼睛盯着她呢,这点小动作怎能骗的了别人,后面立刻几个人同时喊:“大肚婆,到你的位子上去!”我刚到广东,第一次听见有人把孕妇叫做大肚婆,咋一听很难听,不过用在她身上我觉得挺适合,她的肚子太大了,感觉最近就要生了似的。她笑眯眯的对后面的人说:“我们一起的呀!”后面人大声喊:“什么呀我们都看着哪,到后面去吧!”
这时天亮起来了,警察和保安都上来非常认真地维持着秩序,因为队伍外面又来了很多看热闹的人,聊天的人。两个保安小伙开始来做这位女同事的思想工作,他们操着生硬的普通话,决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见状终于败下阵来讪讪地回到原来的位置。
中午的时候,老公找的帮我看孩子的女同事过来给我们送了一个盒饭,我们都忘了吃饭这事了。她边看我们吃盒饭边笑着说:“你这股票闹的呀,儿子也不管了!你儿子刚才在我家睡醒觉没看见你一直哭啊,非要找妈妈,怎么哄也哄不住。我女儿急的满脸通红,说:弟弟别哭!姐姐翻跟头给你看!一翻跟头,儿子乐了。姐姐也笑了,可儿子又哭了,姐姐说:别哭呀,我再翻跟头给你看!儿子又乐了!好了,我可怜的女儿一直在那儿翻跟头给弟弟看呢。”
唉,我多么可爱的人啊。
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们这支队伍终于往前动起来,银行开始受理申购股票了!前面的人快速而有序地挪动着。我一直提着心,生怕在我前面还没排到人家银行就说认购完了。同时看着保安们一直在认真地维护着这支队伍,我心里充满了崇敬,于是怀着感激的心情在他们的指挥下徐徐向前挪动着。大约只花了三十多分钟,我们赤湾这个网点就结束了认购。我估计了一下也就几十个人排上号了吧,其他比较后面的人今天算是白排队了。我和单小姐是这些幸运市民中的一分子。
当我拿着认购证转身离开银行的时候,天已近傍晚,刚好看见老公下班了,正大步向我这个方向走来。我又激动又自豪地向他跑去,把认购证给他看,他只轻飘飘地点了点头,却看着我说:“哇!刚果人啊?一天就晒得这么黑!”我才想起来,今天太阳多烈呀,我们在银行门口晒了整整一天怎么就没想起来遮挡一下呢。可是我的心情却是如此的愉快,有点象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的感觉。
最后还要再说一下,我那次认购的新股半年后上市赚了5000元钱。那时的5000元还真算笔钱的。
1992年认购新股半夜起床去排队
初涉股市那些事儿
□ 郭小龙
命运安排我与股市的首次接触,缘于一个清闲得可以抽出时间来卖的工作。当时我还是个学生,快要毕业了,在一家单位实习。没事拿个收音机来听,也没个好节目,尽是些个这病我这能治,那病我这也能治,不是肾虚就是肝炎。
好在有个节目,也是一直延续至今必听的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滚动播出经济新闻,股市最新动态,让我觉得有点意思,更让我对股市这玩意儿产生了极大兴趣,从此再没这病那病的入耳了。
涨停、跌停、市盈率,市净率,每天就在研究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那时候只知道涨了能赚钱,跌了赔钱,这一点和菜市场的白菜差不多。我想,这股市也就是个不卖菜的菜市场罢了,改吆喝股票。听广播讲某某股涨了几块,好家伙,哪怕只买一百股,也赚了不少,够我好几天工资呢,这要多买点岂不啥也不用干了。
于是开始盘算着入市,多少钱合适呢,咱也没谱,一打听至少一百股。一咬牙一切齿,把一月实习工资全砸进去,不管赔赚,权当练习。接下来得开户啊,这更有意思。一去营业部,八九成的老头老太,盯着大屏幕上那令人激动的红色,希望它不停地往上跳;那绿色,虽然不受欢迎,权当保护视力吧,这么近盯着看,怪累的。排队轮到我了,刚才我前面那几位,人家开户存保证金的钞票,单位得按摞算,一摞一摞的。再瞧瞧我手里那几张,真有点拿不出手。营业员小姐似乎没有见过我这样的微型客户,眼神都有点异样,态度也不怎么好,没有表情地这写写,那盖盖。
打开报纸,里面有沪深两市的所有股票收盘价,我只能挑便宜的选了。说实话,上千家公司,我知道的廖廖无几,咱只知道身边接触到的,或是国有大型企业等等。但是真正去买,好像没有方向,不知道为什么买,仅仅是因为牌子响亮吗?所以,最终我挑了一家在我看来并不怎么驰名的民生银行。
我以市价买入了民生银行,这家我后来渐渐熟悉的中国第一家民营股份制银行。那时的股市我感觉并不像现在那么活跃,大部分股价都偏低,我就这么一直拿着,一边继续听着我的广播,一边加紧学习证券知识,研究上市公司。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我都没怎么管我手里的股票,就像从未买过一样,我也不当回事。等我回来一查,面目全非。股票名称冠以G开头,账户中莫名多了好多股票。赶紧打电话问营业部怎么回事,生怕这是一笔不义之财啊。一打听才明白,中国已经开始了划时代的、轰轰烈烈的股改,多的那部分是大股东送的。既是送的,自然安心。
由此,2006至2007年,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人们从最初担心害怕股改到明白这项政策的实质是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股市一路盘升,从998点到6124点,中国股市上演着前无古人的传奇。现如今,股指似有卷土重来之势,无论如何,终究是要来的,只是早晚的事。
今天的我,早已不干当年那些只会听股评,看别人写的报告,人云亦云的事了,慢慢地学会了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投资策略。心境也比当初更为平静,操作频率大幅下降。宛如中国股市成立之初,亦像一匹脱缰野马,股价想窜多高窜多高,想疯狂就能疯狂。随着股市的发展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在逐渐走向成熟,投资者也在走向理性。
老股民犯过的那些错儿
□ 李洪涛
我的沪市股东代码卡是2000年的,入市资格已有9年,但真正进入股海遨游,却是在2007年7月,赶上了牛市的尾巴,持有的中国铝业从26元一路涨到60元,最后卖在48元,几乎翻番。
我做过3年小报记者,2008年5月毅然辞职,做起了“职业股民”,却亏了将近1年的工资。有人说,在股市混,无非是先用银子换经验,再用经验换银子。我用银子,换来了惨痛的经验教训;今后,会用经验换来银子吗?
一口气就满仓。这个错误,在交易过程中一犯再犯,总想一笔就赚大,一口吃成个胖子。可结果常是,走势出现与自己预期的相反,搞得很被动。只想着赚,没预计过亏,常常却是让亏损扩大。股市生存,少亏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第一仓亏损不加仓,赚了再加仓。
没有及时止损。两笔最大的损失来自中国人寿和焦作万方,都是没有及时止损,采取了鸵鸟政策,心理一直期盼着反弹反弹,结果,亏损逐渐加剧,损失扩大到30%以上。
下跌通道补仓。在中国人寿上,也犯了这个错误。下跌通道摊平成本,买入亏损,已经是错误了,却还错上加错。后来在一些个股的交易上,在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买入做T,也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交易太频繁。仔细看了一下交易记录,发现这个问题很严重,一个月交易的股票,常常在10只左右,而且交易多数为短线,拿不了几天就换股了。
瞎折腾卖。这是具体的细节问题了。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卖股票,比买股票难多了。犯的错误大致有三类:一是瞎挥刀割肉,看不得亏损,有时候小损失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可以继续持有;二是因恐慌,匆忙卖股票,上午跳水,一恐慌就卖了,但下午却绝地反弹;三是上涨的股票,拿不住,赚了点碎银子就跑了,多少牛股因此失之交臂。“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如何卖赚钱的股票,我还得不断摸索。
在2008年这轮惨烈的熊市中,能活下来,让自己感到欣慰,做得比较成功的一点是空仓了一部分时间,躲过了几轮大跌。6月10日空到6月25日;8月1日撤退,空到8月25日,躲过奥运大跌;9月11空到9月底,反弹没逮住;12月空了将近2个星期。算起来,2008年空仓时间不到3个月。在熊市,散户最大的利器就是空仓,要好好运用。
2008年亏损的80%来自6月10日前的交易,而中国人寿和焦作万方的两笔交易就占了亏损的70%。《炒股的智慧》中,讲了4个字:“败而不倒”。我常常思考,如何能在股市败而不倒?我想,只有少犯错,不犯大错,才能在这个残酷的市场生存下来。
尘封10年的股票交易单
□ 胡 瑛
2007 年股市被炒得火热时,尘封十余年的股东账户卡被我翻出来的,还有一沓山西三维股票的交易单。
那天,孩子回家时看到那叠泛黄的交易单,兴奋地对我说:“妈,当时咱炒股的交易单还留着啊,十几年前的事了吧。记得当时我把一沓交易单拿到学校打草稿,数学老师看到了,她还说我是个‘小股东’呢!” 没想到,事隔十几年,在孩子的记忆里,当年家里那次算不上大,也算不上小的炒股尝试,依然那样清晰……
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在银行工作的姐姐替我买到了漳泽电力与山西三维内部股各 500 股。就这样,平生从未接触过证券的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炒股生涯”。
在当时,炒股虽然已经在社会上“热”起来,但还远未像今天这样普及到千家万户,尤其是在地处内陆的山西,炒股离人们的生活更远,股票似乎只存在于有限的几个证券交易所里。就拿我来说,尽管姐姐再三对我说内部原始股是会生财的“金蛋”,拿到手里保准能赚到钱,我却仍然犹犹豫豫、迟疑不决,拿不定买股的主意,直到姐姐最后“先斩后奏”,先垫上自己的钱为我购下股票,我才接受了炒股的事实。可直到这时,我心里仍然忐忑:要是买下的股票不涨反跌,我赔了本可怎么办……
事实证明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大约一个多月后,漳泽电力与山西三维先后上市,上市后的两只股票涨势如潮,从最初的 5 元多一路攀升,漳泽电力一口气涨到了十几元,山西三维也不甘示弱,一直涨到 7、8 元。看着自己掏钱买下的两只股票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市值就翻了倍,我第一次领略到股票的刺激,与股市的神奇,当时那种感觉,简直就像今天的“幸运儿”买彩票中了头彩一样。
随后的日子里,我手里的两只股票股价一路水涨船高,今天涨一元,明天涨 8 角,虽然也偶有下挫的时候,但这种下挫更像是两次大涨之间的短暂插曲。在此期间,急于“落袋为安”的我多次提出想将手中的股票抛掉,经验老到的姐姐却总是劝我“再等等看”。
就这样,我耐着性子又等了将近两个月。这两个月里,家里的电视每天中午都被我锁定在刚刚开播的“股市行情”频道,自己常常手捧一碗西红柿刀削面,坐在床前看行情,每当自己选的股票“走红”,自己的这顿刀削面也吃得香甜,而一旦自己的股票当天“泛绿”,那么我的刀削面也不知吃到了什么地方。而平时时刻不离自己左右的教学参考书,都不知被我丢到了什么地方,平日里认真细致的备课也变得敷衍了事,以至于有一次自己上讲台时,讲了 20 年课的我居然不知从何说起。
两个月后,自己手头两只股票的股价再创新高:漳泽电力已经涨到了20多元,山西三维也已逼近20元大关,自己的数千元本金,已经翻了四五倍之多,这时如果把手头的股票都换成钞票,在当时可是不小的一笔钱。
一天,姐姐打来电话提醒我:“我手头的这两只股票已经清仓,股价涨到这个份上,上升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你是不是也该考虑出来了?”
我犹豫了一下,鬼使神差地说:“我的股票还是再等等看吧!”当时自己也许在想,再等等说不定股价还能涨得更高。未曾想,就是由于这一闪而过的贪念,让我错过了高点退场的天赐良机。
在姐姐抛出股票后的第三个交易日,两市股指迅速下挫,我的两只股票也开始下跌,此后一连几天,伴随着大盘剧烈震荡调整,这两只股票的股价一路缩水,分别跌了将近10元之多,从“赚钱梦”中被猛然惊醒的我顿时没了主意。在姐姐的建议下,我决定持股观望,在股价趋于平稳后,我先后将自己手中的漳泽电力与山西三维全部出手,当时的卖价我至今仍然记得,漳泽电力13元多,山西三维8元多。
通过自己第一次炒股,我赚到了钱,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炒股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种心态当是“跌时不急,涨时不贪,操作谨慎,抛出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