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幸福来的如此突然,让基金经理有些不知所措。一季度沪深指数涨幅均超过30%,大大超出此前市场预期。基金净值也水涨船高,根据统计,股票性基金一季度平均收益达到24.79%,让去年受尽骂名的基金经理们拾回一些颜面。
“尽管用一个季度赚到了原本预期一年才能赚到的钱。”某基金经理形容此时心情仍“如履薄冰”,如何能将收益保持全年并继续增长,仍将是未来3个季度的重大高难度课题。
随着一季度的结束和二季度的到来,市场又进入了一个敏感时期。本报记者通过和部分基金经理深入交流,试图梳理一下他们今年前3个月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备战二季度。反思一季度操作 回首基金去年底和今年初发布的一季度投资策略,并未想到行情会这般的喜人。尽管他们也预期将会有一定的上涨,形势要比2008年好得多。彼时,关于国内经济是否触底和美国金融危机如何演化仍有相当大的分歧。
“当时我们预计一季度大概会有10%的涨幅,结果涨了30%多,确实没想到。”上海一位业绩中等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基本面恢复并未明显超出预期,但流动性如此充裕,超乎预期。
关于3月份信贷情况,市场最新的版本是1.87亿元,大大超过前两个月的1.62万亿元和1.07万亿元,一季度累计达到4.56万亿元,距离全年5万亿元的目标仅一线之遥。这既令人振奋,也同样令人担忧。
如此巨大的流动性注入市场,尽管不能确定有多少资金流入股市,但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并最终成为股市大幅反弹的动力。
“这是用一种失衡代替另一种失衡,造就了市场的短期繁荣。”某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人士认为,流动性泛滥加上基本面的好转,又在股市吹起大大小小的泡泡。
去年的超跌被认为是这波反弹的动力之一。根据一位基金人士的研究,从技术面看,每次大的暴跌之后市场都会有50%左右幅度的反弹,这是一种规律,A股也不例外。2008年,A股跌幅达到65%,去年11月份以来,反弹幅度也超过50%。
投资者信心的逐渐恢复则是股市活跃的又一动力。信心来自国家救市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对基本面预期的好转。华安基金投资总监王国卫就曾表示,在各国政府和央行的强力干预下,经济复苏的时间可能会提前,或者进一步恶化的条件减弱,这就为投资创造了安全的底线。
“我始终坚信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定能够生效,至少短期来看是这样。”上海另外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这是他年初坚定做多的根本原因。
沿着这一逻辑,基金把目光投向了基建受益、医药、周期性行业等板块,期间板块轮动精彩纷呈,十大振兴规划概念、创投、军工、国资重组等各种概念争先表演,其中基金亦是幕后主力。多空分歧明显 “我动手早,前面占便宜了,现在考虑休息一下。”前述年初坚定做多的基金经理坦言,经历了一季度的上涨,他感到市场已经矫枉过正,风险和收益不匹配了。
这种观点在目前的基金界颇有代表性,随着反弹频创新高,压力越来越明显。“去年底我就坚持看多,涨到2400也可以接受,那再往上我可能就会感到不踏实。”金元比联成长动力基金经理万文俊告诉记者,最直接的压力来自估值。
看多的观点同样鲜明。经过和北京以及深圳的部分主力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交流,中信证券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实际上仍坚定做多。“原因有3个,中国经济已经触底,政策面和资金面情况良好,美国经济开始恢复。”
尽管在上海某位基金经理看来,这不过是“大家互相在打气,然后随时准备跑”的冠冕堂皇之言。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的研究显示,华夏、博时等近期有增仓迹象,但是也有大基金公司减仓。
看多也并非没有依据,连一向悲观的中金也已经开始唱多。他们在最新的策略报告指出:“领先指标、行业数据和政策效果使我们相信经济反弹在二季度显现。国际上,美国经济下滑有减速迹象,带来下半年经济止跌企稳的希望。”中金同时断言,中国仍有足够空间维持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二季度中后期可能推出新一轮政策,包括法定准备金率与利率下调等。
“进入二季度,从美国房地产数据、国内采购经理指数(PMI)等数据指标,以及G20峰会就进一步刺激经济达成共识等因素来看,国内外经济好转的预期依然存在。因此总体上,A股市场的积极因素偏多。”曹剑飞同样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尽管他也承认目前A股市场估值较贵,需要消化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