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虽然央行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但如果你想要多赚一点,把钱全部放在储蓄账户显然不是一条好的生财之道。对于一些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居民来说,选择各家银行(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理财)产品,不适为一个好的选择,但要避开买银行(银行)理财(理财)产品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凡是“预期收益”都能实现
按照银行(银行)监管部门的要求,除银行(银行)储蓄以外,其他多数理财(理财)产品均要用“预期收益”来表示。但有些产品主要投资于稳妥型产品,所以实际实现的收益基本等于预期收益。(优股吧 www.uguba.com)
另外,许多银行(银行)推出的投资政府重点项目信托计划的理财(理财)产品有较好的风险防范机制,此类产品的投资项目一般由国家开发银行(银行)或国有商业银行(银行)提供担保,所以本金和收益一般也有很好的保障。但不是所有的预期收益都能实现的,很多时候,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符。
误区二:“预期收益”越高越好
银行(银行)推出的“打新股”等理财(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一般有一个收益区间,比如4%至15%,某些银行(银行)在进行产品营销宣传时便直接说“最高收益15%”,以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
其实这种高收益仅是一种可能性而已,要真正达到这一收益水平并不容易,如果产品的运作水平得不到保证,那么“最高收益”就成了空话。比如,在新股发行数量减少、中签率较低的情况下,“打新股”理财(理财)产品实现最高收益的可能性极小。所以,购买银行(银行)理财(理财)产品时不要只看“最高收益”,还要留意“最低收益”是多少。
误区三:不注明“预期收益”不敢买
目前国内股市涨幅较大,市盈率也大幅攀升,而国外股市市盈率相对较低,因此许多银行(银行)推出了与国外股票(股票)或基金(基金)挂钩的理财(理财)产品,但这些产品没有公布预期收益率,许多客户便认为这样的产品不能买。
其实,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从法律的条款上来说,预期收益均不是承诺收益,仅仅是一种参考,真正能够拿到多少收益还要看理财(理财)资金的运作情况。而与国外股票(股票)、基金(基金)挂钩的产品一般经过层层优选,并有保本机制,其实际收益有可能超过许多所谓“高预期收益”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