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炒股是一种投资经营活动,所以也离不开春播、夏长、秋收、冬眠这4个阶段活动的规律。而且从中国股市升降的规律看,盘体一般也是从3、4月份开始复苏,此时是股民春播建仓的机会。6、7月份,盘体阳光高照,资金人气十分活跃,股指基本走到高点。此时是股民随时平仓夏收的机会。9、10月份,盘高气爽,各路投资者运作一年后都准备年底算账,股指开始回落。此时是股民及时落袋为安的最后机会。11月份到次年1月份,主力及各路投资者的资金入账,刀枪回仓,股市进入冬眠态势。此时股民也应进入冬休状态,学习休整,互贺新年,来年再战。所以,股民在炒股中,要唱好“春播、夏长、秋收、冬眠”的四季歌。

  五招: 50中场5年换届

  这里有2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50中场指一个很有规律的分水岭。喜欢足球的球迷都知道,足球中场争夺很重要,进攻者一旦快速突破中场进入前场,则形成强大的进攻威力,对方的球门可能就岌岌可危。如果守方能镇守中场不失,而且迅速反守为攻,则很可能打个反击,攻破对方城池。股市也一样,凡是遇到1000点、1500点、2000点、2100点、2200点、3000点……整数关口时,都是多空双方争夺激烈的地带。多方如果攻克中场整数点位,可能就会攻击下一个整数点位。如:自1995年多方攻击沪指500点成功后,下一个目标就是1000点。而1998年开始,1000点成为多方的底线后,经过休整,多方就会向1500点挺进。1999年攻克1500点后,就会向2000点进军。而多方又先后攻克2100点,2150点,2200点后,在2250点整数关口前遇到空方强大阻击,甚至也有多翻空的主力。所以,2001年6月14日,沪指涨到2245点后就不再上升。如果今后沪指一旦攻击2250点成功,则下一个目标位是2300点。而2300点、2350点、2400点有效攻击并站稳后,则攻击2500点是多方主力志在必夺的点位。如果2500点、2600点、2700点……也被先后有效攻克,3000点则可望可及。

  反之,如果空头打压股市,多头无力防御中场整数关口,则股指就会到下一个中场整数关口寻求支撑。如:2001年7月开始,沪指2200点失守后,就在2100点处寻求支撑。7月26日,2100点失守后,7月30日,2000点也告破。而2000点是沪指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场整数关口指标。它的失守,意味着沪指1900点、1800点、1700点、1600点等中场整数关口也难以作为。特别是中场整数关口1500点将成为多空双方最激烈战斗的中场区域。事实证明:沪指1900点、1800点、1700点、1600点等中场整数关口都被轻易攻破。沪指直奔1500点而去。而沪指2001年10月22日跌到1514点后,10"23行情就爆发了。可见1500点中场整数关口的重要性。但沪指10月24日,12月5日先后到1750点关口左右后就上攻乏力,结果沪指1700点、1600点又先后失守。更严重的是:多方无心恋战1500点,结果2002年1月14日,1500点中场整数关口被彻底放弃,导致沪指11天后(1月29日)就直泄到最低点1339点。但随后多头开始营救1500点中场整数关口的行动,并在2天后(1月31日)成功。以此1500点中场整数关口为标志,多方在2002年上半年展开了保卫1500点的战斗。当2002年6月3日沪指再次跌破1500点后,6月6日,沪指在1445点中场整数关口止跌。随即,6月24日就爆发了6"24行情。但6"24行情爆发后,沪指在1750点中场整数关口处再次折戟,失败而归。结果沪指2002年10月29日,1500点再次失守。之后就一跌再跌,直到2003年1月6日,再一次跌到1300点关口处(最低点到1311点)才止跌。之后到2003年1月27日,沪指再见1500点,表明多头发起2003年的攻击,结果多空双方在1500点区域再次激烈争夺,当多头争到1500点上风后,就发起向1600点的冲击。4月16日,沪指冲到1649点,遇到了1650点中场空头的阻击。结果沪指在2003年4月24日,1500点再次击破。之后多空双方再次在1500点区域展开新的争夺。2003年11月13日,沪指跌到1307点,此关键点位再次引起多头的反击。由此展开2004年的行情。2005年沪指跌破1000点再跌不下去,1997年沪指涨到1500点再涨不上去,都恰好反映了“50”的中场作用。而2006年沪指冲破1500点后,“中场”的作用使沪指再上1600点、1700点、1900点的高峰。

本文摘自: 《炒股就这几招》(在线阅读)

  个股也一样。如深发展(000001)1998年4月后,20元守不住,就一直滑到7月20日的15元左右,然后开始反弹至7月22日的18元左右。由于返回20元困难,因此再度滑到10月21日的15元左右。10月28日跌破15元后,在14元处企稳,然后反弹到15元,并在11月17日冲到17元左右。由于20元还上不去,所以到12月31日,又跌破15元,落到1485元。这种“50”中场作用很有规律。按此规律,深发展15元站不住,就应跌到10元左右。事实证明:2002年1月21日,该股价跌破了10元。认识了“50”中场作用,投资者要学会控制中场,就可以解决临门一脚问题。

  第二个内容:5年换届指高级领导层5年要新老交替更新一次。从197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5年召开一届,选举新的中央领导人等。新的领导层确定后,次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机构新的领导人。因此,1982年和1983年、1987年和1988年、1992年和1993年、1997年和1998年、2002年和2003年、2007年、2008年都是高级领导层新老交替更新的重要年份,举世关注。而新的领导层确定后,要总结过去5年的成绩和问题,制定颁布新的施政纲领。由此对经济、对股市,都会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导向作用。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如: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中出现的股份制形式,包括国家控股和部门、地区、企业间参股以及个人入股,是社会主义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方式,可以继续试行。

  再如: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十四大报告对股市的提法是:股份制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累社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抓紧制定和落实有关法规,使之有秩序地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

  次年,八届人大召开。1993年八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股份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要使之健康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包括债券股票在内的金融市场。

  又如: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十五大报告中对股份制的论述,比十四大《报告》又进一步,已没有“试点”字样,而是说“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但同时提到了“依法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这在十四大《报告》中是没有的。可见,管理层一方面更积极支持股份制、股市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强对其监管,使之健康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 上一篇教程:
  • 下一篇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