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股本扩张伴随着一年一度的业绩浪而永远成为中国股市的热点之一。由此而产生的"配股概念"、"转增股本概念"、"填权板块",甚至还有"弃股概念"也成了股市上常做常新的炒作题材。92年年底和93年初,沪深股借分红配股而走出了充分的填权行情;96年新股次新股06、07板块又因公积金转增股本而成为大热点。深沪股市中有"陆家嘴"、"深发展"、"外高桥"等绩优股连年高额送股,而被热烈追捧,多次填权的风景;也有垃圾股如"深宝安"、"二纺机"大量配股圈钱,股价竟跌破配股价的事件。增资配股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是股本扩张、增加资本金的好处,带给股民却有赢利和亏损。
所谓"股本扩张"包括送红股,公积金转增股本及现金配股三种方式。
送红股和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将留存收益或资本公积金转作股本,发行数额的新股票按比例分配给股东,这样可以使股东的持吸数目增加,降低投资成本,同时公司资本总额相应增大,实力加强。送红股和转增股本可以增加公司的股本,相应降低股东的投资成本,利于活跃交易。就股东而言,可以免费得到股票,用投资的观点来看,是投资收益。送股及转增股本也会产生负面效应,主要是-些业绩差的股票,股本稀释后,股票数量增多了,但每股获利却也大为减少,甚至总获利不增反减,股东只能空欢喜罢了。
配股是发行公司对老股东按一定比例和价格(低于市价)配售发行股票的行为。由于是按股东原持有股数平等摊配,这样可以维护股东在公司的原有地位,使其按比例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企业经营状况好,规模不断扩大,必然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对新项目的投资。通过配股增资,公司的股本自然不断增加资金不断增多,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
目前对我国尚不成熟的股票市场而言,每年大量的送配股,使市场扩容加速,容易导致二级市场失血过多,对股市的长远发展不利。为此,中国证监会分布的《关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对于上市公司向股东送配股做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这些规定的颁布是对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我国股市长远的健康发展。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股本扩张方式之-。资本公积金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1.溢价收入。公司发行新股时,凡超过票面认购的部分,得到的收益,是为溢价收入。例如某股票面5元,而以10元发行时,每股便有5元的增资溢价收入。
2,处分资产。出售公司资产如土地、厂房、机器等而得到的资金。
3.资产重估增资。老公司对早年购置的资产如土地、房产等进行重估,增值的部分可列入公积金。
4.购并收入。也就是合并公司所得的资产总额,减去它的负债和并购价款,剩下的余额。
5.受领赠与。接受他人的赠与,这种情况极少。
从以上分析可知,资本公积金的内涵里,包括了-些有名无实的帐面收入。例如,土地的资产重估不同于实地可得现金价款,公司实际上并没有现金收入,只是账面上公积金的增加。
增资配股是,上市公司进行股本扩张的一个手段,并成为短线客炒作的一个重要题材。投资者面对增资配股和由此而发动的行情应如何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一些经营业绩好的公司,每次经送配股以后,股本虽被稀释,但由于业绩增长迅速,不仅每胜收益,又回到送配前的水平,而且股价在除权后逐步走高,自动填权。如"四川长虹"、"陆家嘴"、"深发展"等绩优股。对于这些股票做中长线投资比参与短线炒作收益要大。有人曾计算过,投资1000元购买"深发展",不顾及短暂行情的变化,而是参加历年的分红派息,10年后1000元的本金将有可能增到10万元。因此,对这类股票应树立长期投资的观念。第二、业绩不好的公司进行送配股,是圈钱行为,好比是往牛奶里渗水,牛奶被稀释,质量下降。对这类公司的送配股最好不要参予。道理很简单,在现实生活中,谁也不愿意将钱投向连年亏损、没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可是在股市中,有些投资者却愿意接受亏损公司的送配股。94年2月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对上市公司向股东送配股做了明确规定和限制。管理层这一举措意在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出台之即却被股民当作利空,从而吸引起股市的暴跌。
股民对增资配股的错误认识导致目前上市公司多采取送配股和转增股本作为年终分配方案。能够真诚地为股东着想,给股民派发现金的企业屈指可数,少数的几家派息企业,现金红利与投资成本相比也差距甚远。投资者无法从企业得到正常回报,只好指望从二级市场炒作中寻求收入,于是把投资者逼上投机之路,而且-步步推高市场投机情绪。
因此正确认-识增资配股,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自身利益,还有利于股市的稳定与长期的健康发展。
第三、增资配股会给股民带来短线机会,可适当参与。但要头脑冷静、速战速决,避免落入圈套。
现在的配股认购方式大多是由证券公司在二级市场作为卖出方,原股东作为买方来认购,余下的配股额由券商包销。为了让配股能顺利发行,券商往往会大幅拉抬行情,使股价与增资股的溢价能差上一倍或更多,吸引投资者贪便宜认购。有的股票配股前没有什么表现,投机机会则会在除权后发生,因为券商是不大可能参加这些上市公司的配股。由此,券商制造诸多有关增资配股的题材,就是为了将包销的配股额派发出去.
(本文来源:优股吧 http://www.ug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