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大脑什么时候会分泌多巴胺?研究发现:一、大脑偏爱希望小而风险大的赌注。
你所选股票的回报越难预测越难实现,多巴胺神经细胞就越活跃,分泌越持久。相应地,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回报,多巴胺就会大量分泌,使人欣喜异常,而下一次也会更乐意接受风险。科学家说,假如没有这一机制,我们的祖先大约会龟缩在山洞里饿死,而我们也会把钱收在床垫下面,不敢拿来投资。
负面结果在于,我们的一些不合理性的做法,比如买彩票,买IPO,违反分散风险的原则而将钱投在少数几个股票上,愿意把钱交给大胆的投资经理而不肯根据股市指数进行调整。
二、多巴胺分泌类似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著名实验表明,只要喂狗的时候响铃,时间长了狗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听见铃声就分泌口水。最新研究表明,多巴胺分泌也有类似情况,只要收益跟某种暗示挂上钩,只要出现这种暗示时(不用等到收益真正实现),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好比1999年的牛市,只要上一个交易赚了钱,坐在电脑前的投资者就能得到一种快感,很可能使下一个交易变得更大胆;同样,随着思科连续25季超出华尔街盈利预期,投资者只要知道它快要发布下一个赢利报告就能兴高采烈了。(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思科股价到2000年初已经疯涨196倍。)
三、只要你确定什么暗示表明收益即将出现,神经细胞就会在你接到暗示的时候分泌。然而,一旦收益未能如期出现,多巴胺就会迅速枯竭。这一急剧逆转不消两秒就能使人从欣喜跌入郁闷,这也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市场会对任何短期失望产生极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