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第九章 衍生工具
第九章 衍生工具 我从不认为金融衍生工具是什么坏东西, 而目在 我看来,那些试图用强硬手段取缔或限制其发展的作 法都是错误的。同时,我觉得人们不应去占那些弄不 清情况的金融机构的便宜。最为棘手的可能是卖掉你 认为不是一笔好交易的金融产品。 ——大卫·肖 最让人震惊的市场可能应算衍生工具市场。代理权、替代衍生工具等抽象概念给金钱玩家带来了滚滚财源。但是,衍生工具也令人们忧喜参半。一方面它赋予人们增加利润的巨大灵活性,在汇率波动或其他金融风险中捍卫资产,另一方面,衍生工具也会因操作失误带来不堪设想的惨痛损失。由于衍生工具的杠杆作用,用一小笔钱赚取巨额利润或筑成巨额亏损的可能性都是巨大的。我们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公司财务人员,退休基金经理,及银行经理并未真正搞懂衍生工具。然而,这些人也用,也允许,甚至是鼓励他们的手下使用衍生工具。真正摸清的人出于两个目的使用衍车工具:一是用于防范风险,一是为了投机。不论是哪种情况,都会涉及到投机。要是你投机不当,你就好比是处于杠杆上的一点,但这点不仅在输的一边,而且已偏离支点太远。换句话说,亏损已超出了你的承受范围。 我们均可通过经纪人,或直接在网络上买卖外汇衍生工具。然而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这么干。若你懂行,也清楚风险,使用衍生工具能使你的资产增值。 简单地讲,衍生工具是那些从现有证券,如债券、股票、商品或货币的价格中衍生出自身价值的金融产品。当你买股票时,你就购买了一家公司的一部分。当你买衍生工具,你就购进了一张合同,其价值同现有资产相关。你并未拥有任何东西,仅有一个一定期限的产品。举个例子来讲:一个股票期权就是一种衍生工具,其价值取决于现有股票的价格变动。这种股票期权赋予你在股价到达某一点时买进或卖出的权利。“期货”都是衍生工具, “外汇期权”也是,还有“股票指数期货”、“互换”、“互换期权”等都是衍生工具。 人们之所以使用衍生工具,背后是大有道理的。公司企业利用衍生工具防范风险及不确定性,用衍生工具来防范一切不可预见的变化,例如利率上升、汇率波动或别的什么事情。比如说,美元汇率上升,就会影响象通用汽车公司汽车公司这样一个在世界轿车市场上竞争的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将不得不降低价格,同别国汽车价格看齐。这时,通用汽车公司公司就可能会考虑涉足外汇买卖来防范由于汇率的不可预见变动而带来的损失。 还有这种情形,由于利率上升,通用汽车公司公司贷款成本增加,因而总成本增加。于是,公司就会用衍生工具锁定利率,从而依据固定的利息编制预算。 在上述各种情况下,通用汽车公司所进行的都是风险管理:公司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风险有多大,以及如何防范风险。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公司的财务经理使用衍生工具时,能否对可能的风险做出正确判断。要是他判断失误,反倒会得不偿失。 跨国公司、银行、及基金经理也大量从事衍生工具投机。他们估计市场、利率、外汇或某种证券的走向。若这些人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就能为他们工作的公司或基金赚进大把钞票。当然,他们赚钱与否两样取决于他们能否对风险做出正确评估。若使用的杠杆比例不当,又下错了注,损失将是惨痛的。若你用的是自己口袋里的钱,赌输了,且又输得起的话,损失是一种罚金。若用的是别人的钱——不管是股东的还是委托人的,还是退休人员的——后果就大不相同了。 从历史上来看,金融期货的产生及科技进步推动了衍生工具的发展。亚瑟·D·李特耳公司的顾问费雪尔·布莱克,与迈伦·斯考尔公司的咨询专家、。麻省理工管理学院的年青教授迈伦·斯科尔斯,于1973年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在论文中阐述了人们可用数学公式来计算期权的观点。这个公式催生出一个崭新的金融产业产品,人们能通过风险的大小算出这个金融产品的价值。 高科技的发展是通往衍生工具市场的跳板。交易商利用电脑进行复杂的计算,分析金融风险,再创造出新的衍生工具。希瑟·皮利是在伦敦从事衍生工具业务的律师,在谈到他的个人经验时讲:“衍生工具赋予人们高度灵活地组合其金融资产的能力。” 70年代的经济需求也推动了衍生工具的发展。在一段时间里,市场相对稳定,动荡较小。然而情况很快发生变化。1972年,美国最优惠贷款利率为5%,及至1973年底,利率翻倍至10%。1974年,在经历工资上浮,控制物价,以及后来的石油危机后,价格开始一路攀升。利率又进一步提高到与物价上涨同步。1974年又出现了信用短缺。从1977年一1981年,长期利率翻倍,最优惠贷款利率翻了三倍。通货膨胀使得物价上涨。石油首当其冲。接着,以固定汇率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瓦解,汇率的动荡使得各家公司危机四起。变幻莫测的经营环境使企业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对付不断升级的风险,否则无法赢利。 衍生工具出现的另一个历史原因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利奥·梅拉梅德认为这个原因使衍生工具越发显示出重要性: 我们在80年代开始面临全球化的挑战。竞争在 世界范围内展开。每个人都在想办法保护他们的资本 和防范风险。无论有无金融风波, 情况都是一样。 接下来是东欧国家的土崩瓦解,原来的市场人口 又增加了30亿新成员,占到世界人口的70%。而原 来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5%。竞 争一下变得空前激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程度比起 80年代高出许多。举目四望,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搞 自由市场经济,人们为资本,为资本市场,为利润而 竞争。造成的结果是,90年代的风险管理较之80年 代更重要,也更富竞争性。与此同时,资本流动更加 便利,几乎是畅通无阻。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衍生工具市场于1972年出现在美国。当时,芝加哥国际货币市场开创了英镑、加拿大元、德国马克、日元和瑞士法郎的期货交易。这些交易使你能在某个时候以固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种外汇。这样一来,公司也就能在将来某个时候按计划以固定比率兑换外汇,或是把外汇换成美]厦二。 金融期货能被用于冲销风险,把风险从一家公司转移到另一家公司,从一个不愿担风险的人那里转移到一个愿意冒险的人那里。这时,不论是冒险的还是避险的,双方都认为自己能从中赚钱。这样,金融期货就有效地降低甚至是消除了不愿冒险的人的风险。当一家公司或个人全面套期保值,那就既不会赚钱,也不会赔本。愿意冒险并能从中赚钱的公司或个人是投机商,而避免冒险的另一方则是在进行风险管理或是套期保值。伦敦的劳埃德保险公司为一条货船安全返航承保,这时劳埃德就是在投机,认为自己会赚钱。而船主则在防范风险,通过购买保险将自己完全置身于风险之外。 后来,货币互换这种衍生工具出现了,它可使一家持有德国马克的公司将手头的马克同另一家持有美元的公司的美元进行交换。双方都想要对方的货币。要是你认为法郎汇率有变的话,外汇期权使你能按固定汇率买卖法郎。费城交易所于1982年开办了这项业务,商业银行紧随其后。80年代初又出现了利率管理衍生工具。据说IBM与世界银行是世界上第一笔利率互换交易的买卖双方,此事发生在1981年。利率互换使得交易双方能在一段时间内交换现金流动,其动机在于人们愿付固定利息而不是浮动利息。于是你把你的浮动利率同别人的固定利率交换。很显然,这种交换要求你的成交对方喜欢浮动利率。互换交易双方按货币互换协定规定的各自固定利率支付利息。利息取决于利率的变化,同本金无关。J·P·摩根公司、美林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瑞士银行以及戈德曼·萨克斯公司等大银行,通常是自己一方面当卖家,同时又当买家。 卡罗琳·杰克逊是原大通曼哈顿银行第一个从事互换业务的交易员,在互换开创之初就活跃在这个市场上。他讲道: 互换市场初始于1983年,主要进行大额外汇互 换。人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出于套汇的需求。在没有 互换业务的时候,要是你是美国公司,你可能会局限 在本土搞贷款,因为你不想在外国,比如说瑞土赚 钱,这样做你不得不面对瑞土法郎的风险。 于是人们想出了这么个办法,若你是一家瑞土公 司,你在瑞土以瑞士法郎借钱。有意思的是, 有了互 换,美国公司就能以法郎贷款。而目在整个合同期将 法郎换成美元。与此类似,瑞士公司也能在美国借 钱,然后再换成法郎。由于在整个交易期间,瑞士投 资者手上持有的仅是瑞土法郎,那么美国方面的利息 开支就低得多,比起先借法郎,最后再换成美元的老 办法,这是全天候、全方位、全球化的市场。但是同 任何套利方式一样,互换业务也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着 改变,现如今人们也从事类似交易,不同之处在于这 仅是通向更大机遇的跳板罢了。 到了80年代后期,银行开始在衍生工具市场上大展手脚,以弥补被非金融机构抢走了基本银行业务而带来的损失。公司客户购买银行的衍生工具以套汇或套利。后来衍生工具成了人见人爱、有利可图的买卖。从那以后到1994年,象城市银行、银行信托这样的大银行,也参加了衍生工具交易。衍生工具业务蒸蒸日上。1993年,银行信托三分之一的利润来自其衍生汇具业务。1994—1995年后,有关衍生工具的事件成了头条新闻,并且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1994年是个分水岭。美元利率突增。美联储在12个月内连续7次提高利率。德国金属公司、阿斯金公司、宝洁公司、吉普森公司、哈理斯信托、巴;林银行、格拉斯考银行控股公司等众多银行和大企业纷纷在做衍生工具生意时触礁翻船。于是,人们展开了一场衍生工具到底是有用,还是一个有着重大杠杆效应的定时炸弹的激烈辩论。投资者开始对衍生工具避而远之,银行损失惨重。摩根银行的衍生工具业务1994年度盈利下降17%。大通曼哈顿银行利润也明显下滑。1994年头9个月,城市银行衍生工具盈利下跌50%。银行信托本是衍生工具市场上的大玩家,也被金融官司、顾客投诉弄得焦头烂额,市场占有率锐减。谨慎的顾客虽然最终还是回来了,但比起以前显得更为保守、审慎。 市场观察家们认为,衍生工具带来的巨大的杠杆作用是其问题所在。当利率较低时,经过复杂的数学计算,衍生工具的杠杆作用能给你带来比其他金融工具更大的回报。但是人们则忽略了这么一点,利率可能突然上升,且居高不下。 现在,几乎所有的银行及金融机构都有内部规章制度,要求他们的推销员在向客户出售衍生工具时,说明其包含的杠杆效应有多大。对于真正需要它的人来说,衍生工具是个好东西,但这点并不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衍生工具杠杆效应巨大,有的中等,有的很低。总之,买主当心。顾客应对他们选择的杠杆效应作出科学明智的估价。这一点十分关键。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要是客户对衍生工具很内行,他的判断也就不会总是明智的。正如希斯·皮利指出的那样:“尽管衍生工具好处颇多,但它同其他金融工具一样,也会被人滥用。” 1994年,美国加州橘城的240亿美元的资产蒙受了170亿损失,该市被迫宣告破产。这就是决策者失策造成的结果。这个城市的财务长官罗伯特·西特伦,将该市的投资通过杠杆作用放大到200亿,他下的赌是利率不会上升。事实相反。当局意识到斯顿造成了巨大损失,只好把他解雇了。西特伦被判一年监禁,缓期5年执行,罚款10万美元,同时还受到1000小时无偿社区服务的惩罚。 事后,西特伦指责美林银行向他兜售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该市政府起诉美林银行,要求赔偿30亿美元。美林公司则称自己是替罪羊,且称银行多年来一直在警告西特伦,他的买卖风险太大。但西特伦是个“专制武断”之人。西特伦从来就认为他比手下的投资专家更内行。他购买了期权、股票及其他衍生工具,均挂靠不同的利率。他甚至不惜举债来撬起杠杆。 有一位交易商这样评价西特伦的投资组合:“它的投资组合里面有复杂的分期付款条款的倒挂浮动债券,,还有倒挂杠杆息票等。”80%的资产都投在了倒挂浮动债券上,若利率下降,这种债券就让你赚大钱,否则就亏老本。早在1994年,他的投资组合就被放大了300%。使用倒挂浮动债券到这个份儿上,还要赌利率,杠杆放大3倍,简直是疯了。 问题多半是出在基金经理和公司财务主管身上。这些人要么搞不清白己在干什么,要么是对他人的财产极不负责。这种圈子比比皆是。卡罗琳·杰克逊是这样看待西特伦一案的 西特伦清楚他在干什么,我认为他肯定清楚。只 要利率保持在3%,他就在3%的大环境中赚着18% 的利润。最复杂的算术也不过是求出了平方。当然你 能算出万一利率升高,你的亏损有多大。这一点不一 定得是数学天才才搞得清。 西特伦没有受到监督。我肯定他想都不会想到向 别人解释一下他的投资的杠杆作用有多大。同李森一 样,只要他还在赚钱,人们也就懒得多管闲事。当他 在低利率的情况下,赚的钱堆积如山时,人们还觉得 他是个天才。可惜,根据我的经验,要是你发现谁跑 得太远,就应有所警惕。这是在抛硬币呀。 利奥·梅拉梅德对于所谓的衍生工具大膨胀自有他的看法,他认为规章制度也无法阻止不测事件发生——这些人都是投机客。你没法约束投机。犯错误的人就是犯错误的人。西特伦判断失误,德国金属公司也是如此。 德国金属公司的问题出在它向客户签订了长期固定价格石油供应合同,然而它并不能履行合同,因为公司拥有的油不多。于是该公司通过购买短期石油衍生工具合同,利用其杠杆效应试图保值。公司认为石油价值会涨,这样一来,从衍生工具中赚的钱就可填补因石油不够而必须高价购买出现的亏空。然而,当短期石油价格下降后,衍生工具不是赚钱,而是赔钱。德国金属公司由于赌注下错损失了13亿美元。 吉普森公司损失了2000万。在这个案子中,美国证监会判定银行信托对吉普森购买的衍生工具价值进行了误导。银行信托从内部录音中发现,下属的一名推销员没有对吉普森的亏损讲真话。银行将损失掩盖了2年,最后导致吉普森亏损2000万。银行信托并未认罪,而是向吉普森赔偿1400万,向政府缴纳1000万罚金。 这件事同交易本身无关,而是不断撒谎的推销员的错。银行信托的另一名推销员曾这样讲:“先诱敌深入,再一网打尽”。雇用这种类型的推销员意味着什么?信誉受损,员工背叛,客户投诉。银行信托启用了一名新的金融经理,还出台了培训计划。推销员按规定,应不遗余力地向客户解释清楚各种风险。同时;该银行还划出4.23亿美元专项资金,用于填补潜在的衍生工具业务亏损。 宝洁公司损失1.57亿美元。公司使用了一种叫做差额互换的衍生工具。在5年的时间内,赚钱与否将取决于美德两国的3年期利率。宝洁公司认为,相对于推算出的远期利率利润曲线,德国的利率下降同美国的利率上升幅度都较小。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这不仅仅只是判断失误,后来据报道,宝洁的财务主管在签署互换合同时连看都没看合同,而且事发后也没向上司汇报。在大多数与衍生工具有关的丑闻中,都是经理、公司主管和银行启用了衍生工具。尽管交易员要对个别问题负责,但1994年的道德大崩溃却让衍生工具交易商普遍受到不利影响,薪水下降,有的还丢了工作。在1993年挣100万至50万的人,到了1995年只能挣50万至70万了。再加上报界曝光,这些人成了众矢之的。化学银行的杰弗利·拉森抱怨说:我过去常讲:“我在做衍生工具买卖。”现在,要是我再谈及衍生工具,人们就会用异样的目光看我。我就只好对他们说:“你的住房抵押贷款附有提前付款期权。你认为银行会怎么应付不确定性——还是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在公众心目的不良形象使得交易量普遍下降,不论是在交易大厅内还是在交易场外交易市场上。 衍生工具丑闻带来的好处则是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风险管理,并真正采取措施对付风险。一连串的问题爆发后,销售衍生工具的公司在管理上下了更多功夫。管理当局也更加注意这个问题,他们同银行和证券公司一道,对交易与销售环节都加强了管理。高级管理人员还运用一种被称为“风险价值”的机制来监督并控制衍生工具风险。金融公司及银行用这种方法来计算自己有多少资金面临衍生工具风险。这种方法实际上是通过计算你的货币、利率和商品的平均风险度,告诉你亏损可能有多大。新的证监会法规要求企业公布其财务报告,在年度报告中详细指出衍生工具风险,这些风险均可由“风险价值”计算得出。衍生工具与其到期日一起罗列出来,还连同由于利率变动而可能出现的升值与贬值。个人投资者就可以从报告中清楚地了解情况。若你很在乎退休基金或共同资金对衍生工具的使用的话,打电话或写信询问他们是否从事了衍生工具买卖。若回答是肯定的,而你又讨厌冒险的话,你就可以把钱转移到别的基金去。 直至今日,监管当局仍只是进行了相应调查,并未要求管理衍生工具市场。他们这么做,是有他们的道理的;英国的期权与期货协会公布了一条新规定,其中列出了公司及投资者应遵守的操作程序,以及使用衍生工具时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1995年,来自16个国家的期货监管官员一致同意合作,改革危机管理监管机制,以及加强衍生工具的信息交流。由30人组成的银行家及政府官员的智囊团G—30还发表了一份报告,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安德鲁·克罗克特、就不赞成约束衍生工具市场,认为这么做没有必要。但他强调,公司应自己加强内部管理。咨询公司及软件开发商向出售衍生工具的金融机构卖去了各种风险管理软件,大大捞了一笔。对于那些使用衍生工具的人而言,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没有人想再次深陷泥潭了。 除此之外,交易规模也变小了。卡罗琳·杰克逊这样评价货币互换市场的转变: 当公司刚开始涉足大额互换交易时,如果是在市 场发售债券,债券量一般都在1亿美元以上,这一般 是平均数。当然也有5000万美元的。现在,我想平 均成交规模应为2250万美元。人们主要是在边际上 进行交易。总交易量很大,但交易规模却变小了。 衍生工具市场的创建者之一利奥·梅拉梅德,从G—30的报告及美联储报告中找到了答案。这些报告中提出了健全科学的风险管理观点。利奥于1994年指出,需要特别对期权加以完全的了解,出台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 衍生工具,特别是场外交易市场的金融期权交 易,有很多未知风险,涉及到从标准期权一直到复杂 的集期货、互换、期权于一体的各种衍生工具。 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权变期权,其付款依据是多项 概率的函数。由于权变期权的风险不能通过套期保值 加以防范,因而它带来的风险就应通过动态套期保倡 过程来加以管理——这种动态套期保值仍是一种模糊 概念,能加剧价格变动,后果难以预料。 衍生工具的使用者应记住这些建议。对于提供该项服务的公司而言,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政府金融官员协会的成员则要求通过立法来规范衍生工具交易。他们在对美国国会做证时这样讲道:“许多谨慎的金融官员认为他们被银行销售人员误导了。”衍生工具正在政府部门中加以推销。销售人员向客户担保说:“衍生工具安全,有政府担保,本金得到保护。”推销员是在存在压力的情况下说服顾客购买衍生工具的。因为要是他没有客户,也就丢了饭碗。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创造环境,向推销人员传授必要的规定:不应向客户撒谎,他们自己应弄清他们的产品是怎么回事,应让客户清楚其中的风险。 绝大部分的衍生工具交易是银行及经纪人在场外交易市场上进行的。这是个私人市场,成交额之大,令交易所自叹不如。1996年,全球未到期的场外交易市场衍生工具合同金额为4100亿美元,其中包括外汇、利率、证券、股票及商品。 场外交易市场交易与交易所交易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差别也促使人们在二者间选择其一。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没有固定场所,是个无形的市场。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就是一个市场,数百万美元的交易几秒钟就可达成。在交易所内,衍生工具买卖是在大厅里进行的,面对面,金额也较小。你甚至无法将两个市场的成交额及性质拿来对比,好比是两头野兽,一个是林,之王,一个是笼中困兽。 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意味着私人性。这是一个用电话或电脑进行交易的金钱网络,而不是在大厅里公开的交易。一般的做法是,你打电话给经纪人,让他帮你找成交对像。场外市场交易可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设计交易方式,因而是与外汇、商品、股票等有关的风险管理的非标准金融工具。这些都不在交易大厅内成交。在美国,场外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在英国,场外市场交易则是在央行颁布的“准则”的指导下运行。在美国,你可看到受到监管约束的交易所有着明显不满,因为他们的生意像流水那样,源源流向场外交易市场。 被监管的交易所感到他们无法竞争。场外交易市场能构思出一个新产品,向客户提供专门为他设计的金融产品。要是交易所也有同样的想法,它首先得费尽周折,使其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大量文字工作,才能将想法落实成真正的合同。在交易所看来,管束让他们很不得势。两个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双方在谈到对手时都颇有微词。 卡罗琳·杰克逊本人同意交易所的这种看法,即交易所创新难度很大。但他同时又指出,大额交易并不来自新产品,而是来自那些简单的传统的产品。他还指出,场外交易市场还给交易所带来了新买卖。 国际货币市场的欧洲美元业务部门应感谢其手下的干将们发明了互换。因为没有互换的话,市场上至今也可能只有4个没人愿用的工具。随着互换的发展,欧洲美元成交量上升,又开发了提供相应的套期保值服务的新产品。 要是没有互换,欧洲美元本身决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成交量。据我的经验,人们不愿卷进欧洲美元这个烂摊子,合同是市场对市场,天天在变,又不能真正满足现金流动的需要。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是有多种原因的。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无政府监督。纽约的证券公司已着手强化内部管理,并主动向证券会提供报告。即便如此,对其有约束力的法律条文仍是微乎其微。第二,交易所的衍生工具是标准的、规范的,他们的价格、期限都是固定的。而场外交易市场能为客户提供专门服务,量身订做。交易所至少在一个领域开始发起了反击,现在,它在大额股票期权交易上给予客户更大的灵活性。 第三个原因是合同金额。以场外交易市场的外汇交易为例,合同金额可达数百万美元。在芝哥商品交易所内,平均合同金额为20万美元。第四,交易所能交易的短期上市衍生工具的数量是充分的,但长期合同交易则相当费时,场外交易市场在这一方面有其长处。第五,交易所有保证金限制条件。还必须在撤资的头寸上注入资金。(伦敦金属交易所没有这种保证金要求。)在场外交易市场中,你就没有必要这么做了,银行与大的经纪公司会提供一系列贷款,因而也就不存在最初保证金。取而代之的是与合同期与交易类型有关的付款期限。 第六,进行大额买卖的金融机构会出于多种原因选择场外交易市场交易。因为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是不记名的,从而避免了可能受到的价格影响。假设交易大厅里某个交易商推测有笔大买卖正在成交,或是可能发生,那么这种衍生工具的价格就会因这种推测而出现涨跌。这样一来,这笔大买卖就不能以最优价格成交。 加里.兰佩奥尔谈到了交易所的忧虑: 场外交易市场交易已深深涉足期货市场,事实上 已抢走了芝加哥金融期货市场的很多生意。这正是为 什么芝加哥的金融期货成交量急剧下滑的原因。由于 场外交易市场交易要价更低,又没有向政府汇报的必 要,使得交易所的很多交易商感到很恼火。最令期权 交易商愤愤不平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交易所缺乏推动 前进的力量,我们保证金很高,收费也很高。交易所 失去了很多辛辛苦苦赢来的生意。 而且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成交量很大,因而也就不 会像期货那样暴涨暴跌。惊人的成交量配合统一的价 格。这点很受退休基金与共同投资基金经理的欢迎。 因为统一的价格使你在给数量极多的投资者分红时容 易得多;在同一个基金里。不管你买进的价格怎样, 对基金成员,你都只支付同样的利润。 由于衍生工具能根据顾客需求专门设计,因而要理解和估价交易衍生工具就可能很专业化。有数学天才的交易商得具备极高的分析技能,能迅速抓住他们手头的资产与资产的可能走向之间的关系。计算不断变化的衍生工具价值都是通过各种运算模型完成的。这些数学模型要么是来自软件,要么就是交易商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太阳工作站使交易商能以极高的速度运算衍生工具的价值。戈德曼·萨克斯公司有一个在伊曼纽尔·德尔曼领导下由30人组成的“量子小组”。德尔曼是个粒子物理学家,曾在贝尔实验室做过研究工作。他于1990年推出了一个被称为“黑德尔曼玩具”的模型。该模型现已成为计算利率期权的标准模型。要学会运用这个模型,交易商自己就先得是个“量子”。他们必须学会判断市场中的其他变量将如何影响模型的取值。而且,这些交易商并不只是一次从事一种衍生工具买卖。有些人得管理整个投资组合——不同货币中的不同证证券。 衍生工具的开山鼻祖至今仍活跃在市场上,如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外汇期货交易的利奥·梅拉梅德;同费雪尔·布莱克共同开发出第一个期权标价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迈克·斯科尔斯;还有设计了最初几种利率互换工具的亚伦·惠特。大多数交易商的平均年龄为30岁。他们通常把他们的工作称为风险管理,他们自己则是金融工程师。如果干得好.这些人能挣数百万美元。例如在1992年,据估算戈德曼·萨克斯银行40%的交易利润来自衍生工具。能为公司挣大钱的交易商也能挣大钱,而且他们在交易所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对于一个交易商而言,能否准确预测市场的动荡程度对于能否赚钱至关重要。通常的做法是对照过去的动荡度。如今的“量子”们则要注重也要经常比较市场最近的变化,看这种变化是如何影响当前行情的,再据此来推断将来行情。也许这种新作法反映了市场周期的变化以及金融工具的发展演变。市场周期也从过去的几年缩短到现在的几个月、几周,甚至是几天。将最近的市场动荡程度包括在数学模型里,能使交易商迅速捕捉市场信息。一些“量子”还将动荡度输入电脑,程序能自行依据原始量计算将来变化。 风险与风险管理是衍生工具交易的核心。买卖双方一方承担风险,一方避开风险,这个过程由于交易商参加工作也被大大简化了。对风险的重视及了解仍是交易商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对衍生工具交易商更是如此。风险一方面随资金的流动加快而产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另一方面,若杠杆大小与你的·承受能力失衡,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尽管我们能透彻分析影响风险大小的各种因素,但这并不能改变风险存在这一客观现实。你能降低风险,也能加剧风险。唯一的办法是事先想清楚:你能承受多大的风险,你能接受的具体金额是多大,不管是赔是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