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阿昌:我的朋友遍股市
题记:不少人常感叹股市多变,涨跌无常,抱怨自己操作失当,决策失误。也有些人炒赚一点就自以为是,放大自己的智慧和本事。其实所谓成功、失败、赚钱、亏本,只是因为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才产生的感觉。只要在股市一天,就不能言成败,定胜负。从长远看、从全局看,无所谓对错。股市存在一日,自己努力一日,就会有希望,有憧憬。所以,不以得喜,不以失悲。
许多人都知道阿昌是炒权证发的财,可是知道详情的人就不多了,每每问起,阿昌也是闪烁其词,不置可否。阿昌原是一家小公司的操盘手,也就几百万元的资金,接受指令,下单抛出买进,事情不多,每天在证券部,就一部电话打出去、接过来,和各方面的人士联系。阿昌是广东人,年轻活络,爱交朋友,见面熟,一张嘴巴说什么都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很会来事。其实这是北方人的说法,广东人称之执生、食脑,意思就是说,灵活机动,爱动脑筋,善于抓住机会。
阿昌大学毕业才两年,认识的人本来不多,但日积月累,接触面越搞越广,朋友也越来越多,可惜没有几个关键性的、得力的、有实权的、有门路的朋友。阿昌知道,这股市是消息市、政策市,谁先掌握信息,谁就掌握先机。因此一直留意寻找机会。这天他听广播电台的股评节目,有一个王教授的股评很有特点,对政策面的把握比较准、比较透,言语之间透出与管理部门有些联系。阿昌于是通过电台里的熟人了解王教授的背景。原来这个王教授曾在市体改委工作,又有不少朋友、同学、同事在交易所、银行、政府部门工作,属于信息灵通人士。阿昌于是拐弯抹角与王教授搭上线,电话中一来二往,也就增进了感情。这天阿昌邀王教授吃饭,席间自然少不了股市的消息见闻,王教授无意中谈及曾听人说到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在搞重组,很快就会公布消息。92、93年之际,企业重组尚未象今天这样吃香,王教授也没有认识到这消息的重要,但阿昌是何等乖巧的角色,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乘之机。于是第二天开盘就大举进攻,1元多的股票,一口气买了40万股,不几天消息公布,股价涨了30%,阿昌旗开得胜。阿昌也由此得知信息之重要,交际更是越来越广,与王教授也结下忘年之交。
这一天有一个神密的电话找到阿昌,说有一个重要信息可以告诉他,但是要10万元好处费。阿昌听了半信半疑,再三追问之下,对方吞吞吐吐回答是有关权证方面的。阿昌听完倒吸一口冷气。这权证是什么玩意?现在的新股民大多不是很清楚,原来上市公司宣布配股后,在股权登记日和配股日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里,持有股份的人可将其配股权出让,称之配股权证交易。深圳交易所曾有一段时间实行权证交易,而上交所似乎没有搞过。这配股权证的价格本来是相对固定的,就是股票的现价和配股价之差额。但由于市场之波动,现价之涨落带来权证价格之变化,也就吸引一些人去搏差价。由于权证价格低,涨跌幅度就很大,因而具有极大的刺激性。91年,深安达配股,权证挂牌交易价1分钱,第二天政府托市,股价上涨1元,权证价也变成1元,创造了一天涨幅100倍的奇迹。权证交易风险也很大,因为随着配股时间临近,权证价就会趋近差价,最后等同差价,但如果配股价高于现价,权证价值等于零,这样搏权证的人就有血本无归的后果。阿昌深知这权证的风险性,所以对这个信息踟蹰再三,难以定夺。
第二天这个神密人物又打电话来,可能他也知道口说无凭,别人难以相信,便提出来,可以赚钱后再付好处费。又说,你是王教授的朋友,我才相信你,否则这是一个信用交易,无法打官司,你信我就干,不信就拉倒。阿昌到底是年轻,敢冲敢闯,一拍大腿,干!广东人就是讲搏杀。于是双方在西餐厅见了面,阿昌见来者身份很难估清,穿着象个经理,举止象机关干部,说话口气象老师,只是一付墨镜,在昏暗的灯光下也不愿拿下。见面没什么寒喧,轻巧巧吐出七个字:长期权证要延期。阿昌一听,心里格登一下,知道这消息非同小可。长期权证,也就是国有股转配权证,是当初一些上市公司因国有股放弃配股,而转让给个人的那部分权证,交易时间比个人权证长,一般为半年,当时一共有6家上市公司有长期权证,由于时间临近,这几家权证价已掉到1角多有的甚至只有几分钱,如果延期,必将会大涨。阿昌忍耐不住,又追问:消息可靠吗?来者回答:不用多问,到今天知道这消息的人不会超过10个,希望你不要太贪,稍微买一些就行了。阿昌一听,忙说:就是就是,我的钱有限,不会多买。回到家,阿昌就积极调拨资金,准备大干一场。问题马上来了,自己的钱大多套在股票上,而所在证券部又不愿再透支。刚好不久前在另一证券部新开一户头,但才打入2万元钱。于是紧急约见这个证券部的经理。经理姓赖,原在西安教书,刚调进深圳不久。见面后,阿昌开诚布公把事情来龙去脉全部告诉了经理,并说,这个机会我不能放过,希望能透支200万。2万元要透支200万,100倍的透支要求,使赖经理大吃一惊,头象拨郎鼓一样摇个不停,阿昌拼命解释,激动得满脸汗水,赖经理则双手抱胸,凝视阿昌的脸,沉思良久——他的内心也在作剧烈的斗争。终于他开口说:好吧。严肃的表情松驰下来,突又问阿昌:你今年多少岁?阿昌回答25,赖经理感叹地点点头说:我真羡慕你的年轻,你明天办手续吧。于是阿昌第二天开始大笔买进,一会儿价格就涨到0.6元。第三天市场似乎嗅出味道,跟风盘越来越大,价格直上1元,几天之后消息面市,价格转眼过1.8元,直逼2元多。阿昌这一宝押得干脆,大获全胜,资产一举逼近千万。他不失信诺,将10万元交给神秘人物,本欲多给一些,谁知此人一分钱也不多要,抱着钱袋,叫了一辆的士就绝尘而去,至今阿昌也不知其人姓名单位,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阿昌也特别感谢赖经理,没有他的决断,也不会有自己的成功。赖经理后来升到公司副总裁,阿昌一直与他交往甚密,双方经常切磋聊天,进而合作办事,演绎了不少故事。不过这是后话。
阿昌于是又知道原来还可以用钱来买信息,就把视线转向上市公司。先后与几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建立了联系。吃饭、打牌、游玩、送礼,培养了感情,然后婉转提出有偿获取信息。果然,用钱开道,无往不胜。从第一家获得了要高送配的信息;从第二家获得即将开始进行的几个新项目和利润增长点;从第三家获得庄家的动向和底牌。于是,阿昌进货的进货,跟庄的跟庄,炒差价、炒题材、炒送配,得心应手……
阿昌的资产不断以几何级数在增长,他再不是那个坐在证券部操盘的小阿昌了。他买了车,买了别墅。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当老板,于是下面的人都叫他昌哥,虽然他还不到30岁。这天他把王教授叫来商议,王教授现在已是他公司的顾问。商议的内容是能不能在股市里搞得更大一些,能不能自己坐个庄呢?阿昌目光炯炯,透过办公室大大的玻璃窗俯视深圳繁华的街道,他想,在这个股市上,只要有钱、有朋友、有信息,就应该无往而不胜吧?!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