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新春以来,已经不断有人提醒作为职业财经作者的我可以重写关于吉利汽车总裁李书福的书了。他们的理由非常一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业产销第一大国,而吉利和李书福是其中最大的看点。这一变动,也使汽车类股票在2009年成为投资者的新宠,以上海汽车(600104)为例,从经济危机的股价5元多最低点上涨到2009年的高点28元,价格上升近5倍。

  股市对应着现实,在汽车类股票上升的过程中,现实中的汽车市场确实出现了井喷。与早期的家电消费非常一致的是,2009年虽然经济不景气,但国内汽车市场却出现了有钱买不到车的现象。在消费者排队买车之时,经销商纷纷加价,高者达到一两万元。这一现象,说明1998年进入汽车产业的李书福确有眼光。因为提前十年进入,吉利汽车现在可以坐享繁荣的市场,在大资本和垄断者云集的汽车工业里分到一杯羹了。

  不过就A股而言,汽车市场的繁荣却并没有带来很多可投资的标的物(如果吉利汽车在A股上市的话,应该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但它却在香港上市)。这是我作为一个财经作者在探讨了吉利汽车与国内汽车工业的历史后得出的结论。

  不错,汽车市场的井喷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仅是消费市场成熟的一个表现。作为现代工业的标志性产品,汽车是很多家庭和个人的梦想。2009年,在竞争造成的汽车价格下跌和经济发展造成的收入上升交叉作用下,国内一大批中等以上收入的消费者开始承受得起汽车的价格。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城市的扩大以及公共交通事业的投入不足,使得在城市里,买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必需——城市的扩大使得上班族居家地点离工作地点距离数十公里已经不是新鲜事。汽车市场的引爆,应该与这三个要素紧密相关。

  但这种市场的火热,并不足以让我看好汽车业的股票,就算上海汽车涨5倍也罢。事实上,包括上汽、一汽和二汽在内诸多汽车公司,不是真正标准意义上的中国制造,只不过是全球汽车业巨头们在中国市场上的车间而已。不信我们可以去数,在国内街道上跑的汽车,有几个国内品牌?除了奇瑞、吉利、比亚迪之外,多数都是像上海通用、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这样的混血儿。

  混血儿意味着什么,就是市场井喷时大部分的盈利,都将进入像通用、福特这样的巨头的腰包,成为美国股东的红利。其中支付的途径不仅仅是合资企业的盈利,更多的是技术使用费、品牌使用费等刚性费用。

  在市场高涨期内的这种利润流失,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市场的高涨期是放在所有业者面前的,如果没有政府管制,那么2009年的汽车产业将会出现更多的李书福来争夺这个市场。但就算有管制,可以预期的是,新兴的民营资本在未来的一两年内也会设法绕过管制,以并购、重组小汽车厂的方式来分食这块市场蛋糕。

  更为重要的是,在市场井喷的时候,谁赢得了更多的利润?是李书福们。李书福最有趣,他的吉利汽车早期前面像奔驰,后面像丰田;比亚迪的汽车刚出来的时候,也有浓重的丰田车的味道。你可以说他们是行走在法律边缘,但他们却扎扎实实地从这里面拿到了利润,并在这种模仿的过程中获得了经验,提高了自己企业的竞争力。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在街道上看到更多的吉利和比亚迪的汽车。

  另外,就市场而言,不确定性是唯一确定的要素。拿汽车市场说,2009年一年下来,在大城市里买车的性价比已经大大下降。因为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已经使原来拥挤的道路不堪承受,现在开车上班也还是要几个小时,遇上堵车,时间更长。而保有汽车的各项支出却大大增加,比如说停车费,现在不仅是上海的停车费动则一小时10块,很多二线城市也达到了这个水平。

  我们可以预期到,市内交通的替代手段会大量出现。未来数年内,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大城市用各种手段来满足市内交通需求。所以在这一轮汽车的市场大热中,很多厂商都已经从国内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中汲取了教训,在扩张策略上偏于保守了。

  所以A股对于汽车的投资热,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种投机现象。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内容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