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中国股票市场经济分析网
近一周以来,包括长盛、中海等6家基金公司旗下7只基金出现基金经理变动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大的基金公司,今年人才流失更为严重,华夏6只基金,招商5只基金,南方4只基金,汇添富、长盛、银河等各有3只基金出现基金经理变更……
业内人士表示,多数基金经理变更是由于基金经理离职,他们大多数选择“奔私”。似乎,大基金公司已经成为私募人才的培训基地。
多家大基金频换基金经理
3月4日,长盛基金发布公告,旗下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的肖强辞去长盛创新先锋基金经理一职。事实上,今年一季度还没有过完,已经有很多大型基金公司面临多只基金经理离职的窘境。其中,华夏基金的变动最大,包括华夏红利、华夏成长混合、华夏稳增等6只基金出现基金经理变更。其他大型基金公司也在年初出现离职潮,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司均有多位基金经理离职。
“今年年初大型基金公司离职的基金经理比较多,小基金公司倒很少。这并不奇怪,因为大型基金公司名声大,很多机构都喜欢来大型基金公司挖人。”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事实上,大型基金公司已经长期面临人才流失。从2009年以来,嘉实基金有10只、国泰基金有8只、华夏基金有7只基金出现基金经理变更。在基金经理变更后,不少基金甚至不得不面对人才荒的尴尬,比如今年招商基金,有5只基金变更后都由张婷担任基金经理。
迟发年终奖难阻离职潮
“为了阻止离职潮,今年基金的年终奖普遍迟发,至少我还没有听说有基金人士拿到年终奖的。”一位基金内部人士表示。“而且,今年有的基金不但年终奖要迟发,还要分批发,就是希望你别走。”
但是这也没能阻止基金经理的离职潮。今年以来,已经有接近50家基金出现基金经理变动,这一数字大大超过2009年同期基金经理离职的数目。
“没办法,基金经理的收入并不像普通人想象得那么高。即使在去年的年景,在业内年收入100万到200万元的基金经理占大多数,300万元、400万元以上收入的基金经理只是凤毛麟角。加上现在老鼠仓查得很严,很多基金经理都不想干了。”该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他表示,如果基金经理希望离职,公司除了利用扣住年终奖这一手段外,缺乏其他有效手段来阻止基金经理离职。“所以他们拿了年终奖还是要走的,或者干脆不要年终奖直接走了。”
私募成为最常去处
从目前来看,基金经理离职最常见的去处就是私募。华夏基金今年2月份离职的著名基金经理孙建冬就选择“奔私”;交银施罗德前投资总监李旭利、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前投资总监江晖等目前都在运作私募。
“目前,基金经理离职有三个主要的去处,包括私募、其他公募基金和保险,而去私募是最多的。原因很简单,去私募的收入高得多。比如,去私募管理2亿元资产,一年赚回4000万元,私募基金经理至少可以提取其中10%也就是400万元,这比大多数公募基金经理赚得多多了。”一位基金内部人士表示。
更何况很多私募基金经理的提成达到30%,这比他们在公募基金时收入高出很多。
对基金经理来说,“奔私”是一个好选择,但对于公募基金的持有人来说,基金经理频频变更却不是好事。“如果基金经理更换,意味着整个基金的投资风格将出现变更,业绩则必然出现变更。”信达证券基金行业分析师李琛表示。
由于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位颇具经验的基金经理被一位新人替代,业绩向下变更的风险更大。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昨日全部500多只基金中,仅有10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超过3年,其中基金经理任职在5年以上的仅有12只。